发电机大修
1 发电机大修项目及质量要求(见表2)
2 发电机大修方法及工艺要求:
1 执行发电机小修方法及工艺要求。
2 发电机大修不吊出转子。
3 拆发电机风洞内励磁线,并作好标记。检查端子引线有无发热、断线、绝缘破损并处理。回接时认真核对标记不能接错。
4 吊开上机架,用0.2—0.3MPa干燥的压缩空气全面吹灰,吹灰时应由上往下吹。
5 个别槽槽电位特别高的应处理(生技处决定),处理方法:吊出所处理槽区域的 转子磁极。如是下层线圈,将该槽上层线圈拔出进行处理,线圈两侧面间隙用合适厚度低 电阻半导体片塞紧或灌入低电阻半导体漆。拔定子线圈和转子磁极按发电机特殊项目中(2)执行。
6 因发电机上机架吊出,所以定转子上端部线圈应彻底清擦,擦后用手摸不黑。
7 大修后定转子线圈不符 规定应进行干燥。
发电机扩大性大修
表3
编号 |
检 修 项 目 |
质 量 要 求 |
l |
高压电气试验 |
按部颁《高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
程》执行 |
2 |
定转子清擦 |
无灰尘、油垢。手摸不黑 |
3 |
定转子铁心检查处理 |
无松动,通风沟无堵塞 |
4 |
定子槽楔检查,处理 |
上、下两节全紧,其于各节2/3紧,
槽楔开口与通风沟对齐偏差不大于3mm |
5 |
绑带、绑线、垫块检查处理 |
无松散、断裂、脱落 |
6 |
执行小修项目及大修项目 |
执行小修质量标准及大修质量要求 |
7 |
喷 漆 |
漆膜薄、均匀 |
发电机扩修项目及质量要求(见表3)
发电机扩修检修方法及工艺要求。
1 执行发电机小修、发电机大修检修方法及工艺要求。
2 发电机扩修吊出发电机转子,配合起重王监视吊装过程中不要损伤定转子铁心及
线圈绝缘。
3 因发电机转子吊出,用0.2—0.3MPa干燥压缩空气全面彻底吹灰(通风孔内也
应吹干净)。定转子通风孔清理,装复前再次彻底吹灰。
4 发电机定转子线圈、铁心用酒精或带电清洗剂全面彻底清擦。
5 铁心松动处理:定子铁心松动在发电机大、小修中都无法处理,扩修必须认真仔细检查处理。处理方法:先测出松动部位间隙尺寸并绘出楔子加工图。用非导磁材料(不锈钢)加工。各部尺寸数据实测。其它因铁心弹动等因素引起磨损、断片、松动的,根据磨损形状、尺寸制作楔子(用非导磁金属材料)。在运行中可能断裂或脱落的金属清理干净,将制作的楔子楔入松动部位楔紧,尾部用不锈钢焊条与相邻金属部件焊牢,以防在运行中退出。
6 发电机定子槽楔检查处理,定子槽楔松动少量的可在大修时处理。大面积的检查
和处理必须在扩修时才能进行。发电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打入的槽楔在高温、风力、电磁力
作用下,有可能松动,:甚至滑脱。检修时必须处理,处理方法如下;
a 退出松动的槽楔取出垫片,退楔时不要损伤线圈。如有损伤,不严重的可在伤处涂上低电阻半导体漆。严重的能在槽内处理便在槽内处理,处理不了应更换线圈。
b 重新打入的槽楔,凡没使用过的楔子和垫片必须经过干燥,打入槽楔前线圈两侧面间隙塞紧低电阻半导体片,在靠线圈的小面垫一块低电阻半导体片然后再垫绝缘片。打入槽楔所加的垫片要合适,打好的槽楔必须紧,上下两节敲打没空响声,其于各节2/3没有空响声。通风沟要对准,槽楔通风孔与铁心通风沟中心线偏差不大于3 mm。
c 两块槽楔间必须接触,无突出、打裂、打飞边。
d 槽楔打好后将上下端伸出的垫片去掉,下端部将槽楔与垫条用中2mm的无碱玻
璃丝绳绑好并涂上1032绝缘漆或环氧涂包胶。所用的绑绳预先浸浓度合适的1032绝缘漆待半干时使用。
e 用斜槽楔及配套的斜垫条,施工工艺与原相同。有个别槽槽满率较高,斜槽楔及斜垫条无法使用,仍用原型号槽楔将靠线圈面铣去2 mm打入,工艺与原相同。处理完毕后表面刷1321或1361灰磁漆。
7 发电机大修时有很大部分绑带、绑绳及垫块无法检查处理,扩修时应全面仔细检查,发现缺陷必须彻底处理。
8 发电机转子喷1321或1361灰磁漆,目的是保护线圈。漆的浓度合适,用甲苯作稀释剂,漆要薄且均匀。
发电机特殊项目检修
1 发电机定于线圈更换
发电机长期运行,使定子线圈绝缘逐步老化,或因其它原因如线圈烧坏、击穿、机械损伤等不能投入运行,必须更换损坏的线圈。
2故障点寻找
外观检查。
配合试验加电压看击穿点冒火花。
加电流使故障点冒烟,加的电流不得超过5A,需要增大电流必须经过厂生技处批准,以防烧坏铁心等。
接地电阻很小用上述办法找不到时,可用直流法查找。
3接头剥绝缘,拆除绑带、绑线,打下槽楔。
剥绝缘时尽量回收3个好云母盒。如采用环氧并头绝缘,就不必回收云母盒。焊开所换线圈接头。
4 割除端部绑带取出垫块。
当垫块因线夹紧不易取出时,可用木棒稍微撑开线圈夹缝。
工作中不应损伤线圈。
5 拔线圈
1 首先在线圈槽口处栓奸抬绳,用抬杠穿入抬绳中,上下配合好一齐向外抬,同时上下一齐用橡胶锤敲击线圈,使其振动易抬出。
2 检查上下层间有无测温元件,如有应妥善放置,以便下线时复位。
3 下线准备
没拔出的线圈下线前应经试验合格,拔出的线圈清擦后也应试验。防晕层损坏或被电腐蚀的应修补防晕层。
4 如用备品线圈要经过检查,形状、尺寸应符合要求,防晕层完整,用敲打法检查
绝缘有无脱壳。清擦干净,并高压试验合格。
5 线圈接头铜线应先搪好锡并核对铜线股数。搪锡时并整形无多余锡瘤。
6 备品线圈在试验前应加热干燥,干燥温度至80—100℃,加热时应妥善放置防止
线圈变形。
7 用干燥压缩空气吹线圈及嵌线部位。仔细检查压指,线圈端部及通风沟处有无遗
留物,邻近线圈和测温元件有无损伤,铁心硅钢片有无凸出,凸出点应锉平并彻底清扫铁屑。
1.嵌线
1 槽内表面喷低电阻半导体漆,槽底放入1 mm厚的低电阻半导体条,层间放
3mm的低电阻半导体条,上,下槽口处伸出铁心10mm,不准搭接。层间有测温元件并同时放入。
2 将合格线圈置于槽上,注意上、下端不能颠倒(下端比上端短),直线部份伸出铁心上下均称,端部伸长度为(从铁心外平面到端头最高点)上端538±5 mm,下端491±5 mm。
3 用橡胶锤或铁锤垫上木板将线打到位,线圈斜边间隙均匀为12±3 mm。再于上,下槽口处置压线器固定线圈,然后进行端部绑扎。扎好后放入的上层线圈试验。
4 下线时应注意;直线部分不准弯曲,防止损伤防晕层和主绝缘。
5 新嵌入的线圈两侧面与铁心应无间隙,如有用低电阻半导体片塞紧。
6 打入槽楔质量与工艺要求按( 上一6项)执行。
装并头套(接头套)
1 接头铜线、铜套及加紧铜楔均应搪锡后组装。对损伤的铜套及铜楔均应更
换。
2 铜套须夹紧铜线,小铜楔放置方向使直线平面靠近导线,斜面靠近铜套中心,松紧合适,铜股间、铜股与铜套间间隙小于0.3mm。打紧的铜套高低不能大于5mm。线圈端与铜套平齐度允许±3 mm。
3 下端采用半封闭式铜套装配时,铜套应夹紧铜线,铜股间及铜股与铜套间间隙小, 于0.3mm。两铜楔于(配套专用)斜面相接倒顺配合正确,组合后成长方形。用专用具从两线间压下,必须压到位,高低不能大于5 mm。装配前铜线、铜套内壁、铜楔涂上松香水以保证焊接质量。
4 接头整形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上部用包模子电极焊接,下部用浸铸法焊接(即挂腊法)。,
5 根据使用部位按下表比例配制焊锡。定子线圈焊接焊锡中有条件可加1%一2%
锑(重量比)。焊锡锅内的焊锡使用——定时间后应在锅内加少量铅。因铅在高温下蒸发较快。
上端接头焊接 ,
1包模子以硬质绝缘纸为内层,可用医用胶布包缠好,外面再上焊接头用的专用夹板。接头根部填塞石棉泥,以免加热后焊锡熔化流入绝缘层中。相邻线圈用石棉板或石棉布保护好,以防烧伤。
2 电极下垫一小铜块或碳块,以免烧伤接头。电机加热电流约400A,每个接头焊接时间15rain左右,焊到焊锡加入后不冒气泡为止。
3 加热时必须及时加添松香和焊锡,冷却时锡面收缩应补加焊锡,以使焊接饱满焊好后接头焊锡不多,无锡瘤毛刺。
下端焊接
1 用锡斗盛600—700℃焊锡使接头浸入,浸多次焊接,每浸一次并头套下端部快速涂上松香水冷却以使熔锡不流出,直至并:头套满为止。焊完后并头表面焊锡不多,无锡瘤毛刺。
2 下端采用 封闭式并头套焊接方法,在并头套内刷松香水,第一次烫锡时并头套全部预热时间不可过长,待并头套内松香水蒸发后,再多次浸灌焊锡(以免焊锡珠浅出粘在线圈缝内很难清除)直至灌满为止。焊好后表面有锡不多,无锡瘤毛刺。
接头焊接后的检查及修整
1去掉尖角、毛刺及多余焊锡。
2 接头表面光滑平实,锡层与铜线结合无挂皮、缝洞。线圈根部绝缘表面绝对不容许有锡片。
3 接头根部线圈绝缘削出12mm斜坡以备包绝缘搭接。
4 接头应测接触电阻,合格后方可包扎绝缘。
接头绝缘包扎
1 铜线绝缘与并头套间超过25mm以上,应用0.13X 25mm(5032—50)沥青云母带包成锥形,每层之间刷1410沥青漆。
2 用石棉腻 填于不平处(1211绝缘漆调干燥过的石棉粉)。
表4
焊锡牌号 |
用 途 |
含锡量 |
含铅量 |
比 重 |
H1Sn Pb 39 |
定子线圈接头焊接 |
61% |
39% |
8.5 |
H1Sn Pb 30 |
磁极接头焊接及其搪锡 |
70% |
30% |
8.2 |
3 用(5236—0.7)云母盒侧扣3片,每片云母盒间刷1211漆。
4 用0.15X 25黑玻璃丝带(2430)包八层,每层间刷1211漆(半迭包)。
5 最后用浸过漆的无碱玻璃丝带(5033)0.1X25半迭包一层。包完后表面刷一层黄绝缘漆,待漆干后再刷一层灰磁漆(1321或1361)。
6 用环氧玻璃丝粉云母带包扎方法:
a 线圈绝缘与并头套间距离超过25mm以上,应用5438—1环氧玻璃丝粉云母带
(0.14X 25)包成锥形,每层间刷841胶。
b 用环氧腻子填不平处。环氧腻子和环氧涂包胶的调配见表6 (腻子中的石英
粉调配前应在105—110℃下干燥4 h以上,以排除其中水份)
7 用(5236—0.7)云母盒侧扣3片,每片云母盒间刷1211漆。
8 用0.15X 25黑玻璃丝带(2430)包八层,每层间刷1211漆(半迭包)。
9 最后用浸过漆的无碱玻璃丝带(5033)0.1X25半迭包一层。包完后表面刷一层黄绝缘漆,待漆干后再刷一层灰磁漆(1321或1361)。
10 用环氧玻璃丝粉云母带包扎方法:
a 线圈绝缘与并头套间距离超过25mm以上,应用5438—1环氧玻璃丝粉云母带
(0.14X 25)包成锥形,每层间刷841胶。
b 用环氧腻子填不平处。环氧腻子和环氧涂包胶的调配见下表: (腻子中的石英粉调配前应在105—110℃下干燥4 h以上,以排除其中水份)
表6 环氧树脂涂包胶(841胶)配比
名 称 |
规 格 型 号 |
配 比 |
环 氧 树 脂 |
618 |
100 |
固 化 剂 |
593 |
25——35 |
稀 释 剂 |
501 |
35 |
丙 酮 |
|
适 量 |
表7 环 氧 腻 子 配 比 |
名 称 |
规 格 型 号 |
配 比 |
环 氧 树 脂 |
E一44 6101 |
100 |
固 化 剂 |
H一4 605 |
100 |
石 英 粉 |
200 目 |
适 量 |
即可浇灌环氧填充胶。也可用另一方法堵漏:接头下面垫1mill厚形状吻合的环氧玻璃布
板、保证绝缘盒与线圈绝缘搭接20mm以上。在环氧玻璃布板上和空隙处涂上一层6101环
氧树脂与650固化剂各一半(各50%)冷状态调成的环氧腻子,扣上绝缘盒,待固化16h后
可浇灌环氧并头填充胶。
表8 环 氧 并 头 填 充 胶 配 比
名 称 |
规 格 型 号 |
配 比 |
环 氧 树 脂 |
6101 |
100 |
固 化 剂 |
593 |
25——28 |
烯 释 剂 |
501 |
11 |
石 英 粉 |
200 目 |
100——120 |
c 调配环氧填充胶的石英粉应在105--- 110℃下干燥4h以上。将环氧树脂,稀释剂和石英粉混合并充分搅拌均匀。如室温太低可适当加热但不宜超过40℃。
d 固化剂应临浇灌时加入,搅拌均匀后从一侧立即呈线状注入绝缘盒内,以使气泡溢出,
e 浇灌上端并头盒时先应浇少量,同时观察各部是否漏胶,如有漏点即时堵塞。
待固化后再大量浇灌,最后进行环氧固化收缩后的填补,
f 浇灌下端并头前,应将并头盒临时用聚脂复合纸与医用胶布加高5一lOmm~,以免环氧填充胶固化收缩后在并头盒口部出现沟,很难填补,更无法修平。环氧胶注入盒内方法及有关事项与(d)条相同。并头盒应垫平,
h 待上下并头环氧填充胶固化后进行并头清理修整。取出堵漏和临时加高的环氧板及复合纸等,将飞边毛刺等削除。清理后并头盒表面光滑,
g 为使浇灌,后的下端并头盒表面光滑,在浇灌前下端并头盒表面包上一层 塑料簿膜。
连接桥梁、汇流母线包扎绝缘
1 用石棉腻子填不平处。
2 用0.3X 25沥青云母带(50 32)半迭包绕18层,每层间刷1211沥青绝缘漆。
3 用0.15X 25黑玻璃漆布带(2430、半迭绕6层,每层间刷1032 绝缘漆。
4 最后用0.1X 25无碱玻璃布带(50 33)半迭包一层,表面刷1211漆。
5 包完后刷一层1032绝缘漆,待漆干后再刷一层1321或1361灰磁漆。
6 用环氧粉云母带包扎连接桥梁、汇流母线。
a 用云母粉与841胶调成腻子填塞不平处。
b 用5438—1环氧粉云母带(0.14X25)半迭包18层,每层间刷841胶。最外面用
5933(0.1X 25)无碱玻璃带半迭包一层并刷841胶,待固化后再刷一层1321或1361灰磁
漆。
包扎绝缘的质量要求
1 包扎中的粉云母带选用玻璃丝粉云母带。无碱玻璃布带使用前应干燥排潮。
2 各种绝缘材料应符合条款中规定,当绝缘材料规范与要求不同时,应使总厚度
及绝缘搭接层数多于规范要求并经技术部门负责人批准。
3 绝缘带包扎应执行半迭包标准, 缠绕方向同一接头应相同。
4 绝缘包扎应紧实,用手指按不出坑,新老绝缘搭接应吻合,不应有缝和凸起。
5 绝缘漆刷涂应均匀,都不应刷得过厚。
6 841胶一次不要配太多,只考4小时用量。配胶要求按比例,先称环氧树脂
618,后称稀释剂501,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固化剂593搅拌均匀,如粘度太大可加适量丙
酮调稀。
7 保证包扎外尺处绝缘层数。包扎拉力适当,以包紧而不破损云母带为原则。
8 并头绝缘盒使用前必须用酒精清洗干净,特别是内面。
9 注意工作场地清洁卫生,包扎时不能污染绝缘带、涂包胶、绝缘漆,更不能夹
杂金属等导电物到绝缘中。
重焊转子磁极软接头
磁极软接头有下列情况需重焊。
1 软接头接触电阻不合格。
2 磁极软接头损伤使导电截面少10%以上及焊缝裂纹。
3 需吊拔或分解磁极。
焊开磁极软接头
1 焊开磁极软接头一般采用喷灯或电极焊开。加热时应及时加松香焊锡,以防止接头氧化。
2 周围磁极线圈和铁心应盖好。软接头下面用石棉布塞好。软接头根部用石棉泥填塞好并留出存焊锡的坑。
磁极软接头清理整形
去掉软铜片上的氧化膜并搪锡良好。
两磁极软接头高低错位15mm又无法调整者,应拔磁极重新铆焊接头。
磁极接头的焊接
1 周围铁心及线圈用石棉布盖好。
2 用木楔子楔好两软接片与线圈的距离,用铁夹子定形夹紧软铜片。
3 用电极或喷灯加热,边加热边加添松香和焊锡。
磁极接头焊接质量标准
1 焊接后表面光滑,平实,无挂皮及分层现象,无尖角毛刺。多于焊锡应清除。
2 接头与地间最小距离应大于lOmm。
3 测量接触电阻合格。
磁极分解检修
磁极有下列情况须分解检修。
1 磁极主绝缘不良。
2 磁极线圈匝间短路。
3 磁极软接头需要更换或重新铆焊。
4 磁极有缺陷需要吊磁极处理的。
磁极分解检修的工序。
1 线圈与铁心分解。
2 必要时翻转线圈。
3 铁心与线圈的清扫检查。
4 线圈与铁心组装。
待磁极分解后用0。15MPa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吹灰,清擦,擦后无灰尘油垢。
磁极匝间短路修理。
1 撬开线匝,故障点清理干净,涂刷1231绝缘漆,再垫0.5mm厚石棉纸。线匝撬
开距离应尽量小,以能加垫为限,并防止杂物遗入。
2 撬开线匝,故障点清理干净,涂刷841胶,首端和末端三匝垫厚0.13环氧酚醛玻
离坯布?层,其于中间匝间垫4层,每层刷841胶。用专用压具定形待固化,可加热加速固化。线圈定形时注意保证与铁心的距离,以免回装困难。撬开线匝时应首端或尾端撬开至故障点,撬开距离尽量小。
磁极主绝缘损伤的处理:
损伤处割成坡口,用环氧粉调成腻子或用天然云母片涂841胶补贴。
磁极软接头有下列情况需更换铜片。
1 铜片损伤面积大于500m㎡。铜片断裂。
2 铜片厚度/j、于0.4mm。
软接头与线圈铆焊不良或接触电阻大于规定,须拆下搪锡处理后重新铆焊。
1拆卸磁极软接头将接头线匝撬开,铲开铆钉。
2 将焊锡烧烫取下软接头。
3 清理线头并使接触搪锡良好。
软铜片清理搪锡。
1铆焊磁极软接头 根据磁极软接头孔的直径制作铆钉,使用前应将其退火并搪锡。
2 软铜片搪锡后按铆钉孔径确定位置后组合夹紧。
3 将软接头与线匝铆接。
4 铆接后用600—800℃焊锡浇烫焊接。也可用喷灯焊接。
磁极软接头铆焊后的清理与检查
1 铆接应紧固,表面无多于锡,应平坦,铆钉受力均匀。
2 焊锡应填满缝隙,无裂纹。
3 去掉尖角毛束。
4 撬开匝间清理,绝缘损坏者需用0.5mm厚石棉纸涂以1231绝缘漆粘补。或用
环氧玻璃坯布 处理。
5 软接头铆焊后测接触电阻合格。
发电机检修工作注意事项
1 拆卸的零部件应清点核对,妥善保管,检修后要求复位的应作出准确标记。
2 运搬线圈等绝缘部件时应防止嗑碰。
3 发电机定子线圈搬运必须两人抬,不准一人搬运,以免损坏线圈绝缘。
4 检修中,机内使用的电源线、电焊线绝缘必须良好,无破损。
5 在使用焊锡锅时锅内严禁进水或潮湿物品。
6 使用的绝缘材料应有制造厂说明书和合格证,没有或存放时间超过规定,应经试
验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电机干燥
判断电机是否干燥的依据,如定子线圈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可以不干燥。
1 在温度为15—30℃时所测得的R60/R15≥1.6。 (黄绝缘电机)
2 在接近运行温度时,所测得的定子线圈绝缘电阻值超过定子线圈电压每千伏
16 MΩ 。低压电动机在常温下所测得的定子线圈绝缘电阻值超过0.5MΩ的电机。
3 有明显落水或局部、全部更换线圈的必须进行干燥。
4 长期没使用的电机必须干燥。
电机干燥方法
定子线圈干燥。
1 直流干燥法。
2 定子铁损法。
3 短路干燥法。
4 外加热法。
5 混合干燥法(通电与外加热同时使用)。
6 6kV高压电机可用零序电流法(定子线圈直接通入三相380V交流电)。
转子线圈
1 通直流在线圈中发热。
2 外加热法。
3 通直流和外加热法同时使用。
4 发电机转动情况下用短路电流法或带负荷干燥法。
电机干燥注意事项
1 短路干燥法,直流干燥法及混合干燥法线圈电流一般不超过额定电流70%。
2 有明显落水的电机不宜直接通电干燥。 -
3 干燥过程中,最好多选几个测温点。以防有局部过热的部位。
4 用外加热法时距离热源最近的地方(部位)必须选择为测温点。
5 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应缓慢上升。40℃以前每小时温升不得超过3—5℃,
40℃以后每小时温升不得超过5—8℃。 ·
6 干燥过程中每小时记录一次绝缘电阻和干燥温度。用通电干燥尚需记录电流
值。 ·
7 严格按照各种不同绝缘等级(耐热等级)的容许温度进行干燥。
8 测温时只能用酒精温度计,不容许用水银温度计。
判断发电机干燥是否合格的依据
1 干燥到电机绝缘电阻满足 规定或吸收比≥1.3,温度保持不变, 绝缘电阻
稳定3—5h不变即实为干燥合格。
2 根据干燥记录,绘出电机干燥曲线<见附录F>。
3 按厂TSl280/150—68水力发电机短路干燥技术措施。
干燥前测发电机定子线圈R60/R15绝缘电阻<2500V摇表测>。主、系统对地绝缘电阻<500V摇表测>。测定子线圈各点温度<利用发电机测温盘上温度计>。采取调节励磁电流方式控制发电机定子短路干燥电流。
定子线圈干燥温度应缓慢上升,一般在40℃以下每小时温升不得超过3—5℃,温度在40℃以上时每小时温升不得超过5~8℃。定子线圈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5℃。
4 短路干燥电流第一次可加500A,根据温度上升情况确定下一次应加电流数。最大
电流不得超过3000A。
5 当发电机定子电流升到2500A定子线圈温度还没升到50℃,此时应通知运行值班
员检查发电机冷却水阀是否关严。在检查冷却水的同时应严密监视发电机定子线圈温度。以防温度剧升。
确定发电机短路干燥是否合格的依据。
1 干燥到定子线圈温度接近运行<75℃>,定子线圈绝缘电阻≥16MΩ,或吸收比
≥1.6稳定3一5小时不变。即认为干燥合格。
2 干燥到一定温度<小于75℃>保持不变,所测得绝缘电阻值≥拆算到75℃时的绝缘电阻值或吸收比≥1.6,稳定3—5h不变即认为干燥合格。电机定子线圈绝缘电阻与温度关系数值。
7 干燥过程中测量绝缘电阻不停机,将定子电流降到零。测量前后对定子线圈应充分放电。
8 干燥过程中停、送电和加减电流与中控电气运行值班员联系,由运行值班员操作。加减电流多少由机修干燥值班员供给。
9 干燥过程中注意观察主、付励磁机、滑环电刷、发电机中性点及出口·短接线接触是否良好,有无发热火花等现象。
10 干燥过程中每小时记录一次温度,2----3h测一次发电机定子线圈,主付励磁系统绝缘电阻。
11 发电机定子线圈温度应逐点观察,记录最高一点。每班记录一次空气湿度。
12 每班打开两次上盖板人孔盖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异声、异味等>。
13 在短路干过燥程如发生意外不能处理,应立即通知运行值班员并汇报有关领导。
14 绘出短路干燥曲线。
热门产品:高效电机 高压电机 低压电机 变频电机 防爆电机 同步电机 直流电机 电机配件 电机维修 水泵配件 电机节能改造
快速链接:湘电集团有限公司 湘电股份有限公司 湘电风能有限公司 湘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湘电长沙水泵厂 湘潭电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