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发电机的运行参数
1.1.1发电机设备规范
型号:QF-135-2-13.8
额定有功功率: 135 MW额定容量: 158.8 MVA
额定电压: 13.8 KV额定电流: 6645 A
额定功率因数(滞后) :0.85额定转数: 3000 r∕min
额定频率: 50 HZ相数: 3
短路比(保证值) ≥0.55效率(保证值): ≥98.5%
冷却方式: 密闭循环空气冷却,转子空内冷
定子接线: Y-Y出线数目: 6
绝缘等级: F(温升按B级考核)励磁方式:自并激静止可控硅励磁
定子每相电阻(15℃):0.0009Ω转子电阻(15℃): 0.1042Ω
空载励磁电流Ifo: 677A空载励磁电压Ufo(75℃) : 89.4V
额定励磁电流IfN: 1641A额定励磁电压UfN(100℃):231.2V
直轴同步电抗Xd 170.64%直轴瞬变电抗X’d 25.1%
定子绕组温度(埋设RTD)≤120℃定子铁芯温度(埋设RTD) ≤120℃
转子绕组温度(电阻法)≤115℃集电环温度(埋设RTD) ≤120℃
轴瓦(埋设RTD)≤90℃轴承出油(埋设RTD)≤65℃
制造:中国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1.1.2 发电机空气冷却器参数
台数: 5额定功率(每个):350KW
水量: 5×120 m³∕h进水温度 20~33℃
出风温度 30~40℃进风温度 75~85℃
水压降 0.0168 Mpa进水压力 0.1~0.2 Mpa
最高进水温度33℃ 空气流量6m3/h
最高工作水压0.3MPa水路数2
冷却水量120 m3/h水压降16.76Kpa
冷却器管数162
1.2发电机结构特点
1.2.1总体结构
发电机采用整体机座、地坑布置冷却器、座式轴承。
1.2.2通风冷却系统
发电机采用密闭式空气循环通风系统,其中定子线圈、定子铁心为空气间接冷却(外冷),转子线圈则为空气直接冷却(内冷)。气体循环的动力是由转子两端的轴流式风扇提供的。
由风扇鼓入的冷却气体分成两路,一路通过机座内的导向管进入各冷风区,再从铁心背部沿铁心风沟径向流入气隙,沿气隙轴向流动后拐入铁心径向风沟进入机座背部热风区。热风通过安装在机座下面的冷却器冷却后再回到风扇,然后进入下次循环。
另一路冷却空气从护环下进入转子绕组,一部分通过端部绕组的冷却风道,在冷却绕组端部后,从本体两端的出风孔排出。另一部分由副槽分两路进入绕组槽部的冷却风道,从转子本体分两处排出。由转子排出的热风进入气隙后,汇入定子热风回到冷却器。
两集电环间用同轴离心式风扇对集电环及碳刷进行强迫冷却,并拥有独立的进、出风路,有效消除碳粉对机组的污染。
1.2.3电加热器
机座下部地坑内安装有电加热器。停机时(当湿度≥50%)开启电加热器,使机内温度高于环境温度5℃(但绝对温度不超过60℃),以防止发电机受潮。
1.2.4空气冷却器
五个空气冷却器水平安装在发电机机座下部的地坑里。冷却器为绕片式冷却器,按最大工作水压0.3Mpa设计,并进行0.6Mpa的水压试验。
1.3发电机绝缘电阻的规定
1.3.1 发电机在起动前和停机后,必须测量绝缘电阻并将每次测定日期,温度及所测结果详细记入绝缘电阻记录薄中。如不合格应汇报值班长、值长及有关领导。
1.3.2发电机定子绕组在干燥后测量温度为t℃时,用2500V兆欧表测量其相间及对地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按下式所求得的数值:
Rt=
式中: Rt:测量温度为t℃时的绝缘电阻值,MΩ
UN:额定电压,V
SN: 额定容量,KVA
且吸收比R60”/ R15”>1.6
其值不应小于前次测量值的1/3——1/5。
1.3.3励磁绕组的测定用500~1000V兆欧表其阻值不应低于1兆欧。
1.3.4测量测温组件的绝缘电阻,其值在冷态(20℃)时用250兆欧表测量不得低于1MΩ。当转子绝缘电阻小于0.5兆欧而大于2000欧时,请示领导批准可投入运行。
1.3.5发电机进行定子绕组交流、直流耐压试验和绝缘电阻测量前,所有测温组件应可靠接地,以免被击穿。
1.3.6发电机的轴承油管用1000V摇表测量其绝缘值不低于1兆欧。
1.3.7硅整流及可控硅装置不允许用摇表测量相间绝缘。
1.4单一参数变动时的允许运行方式
1.4.1风温度变化时允许运行方式:当入口风温高于40℃时,发电机视在功率应相应降低,进风温度在40~45℃每增1℃,定子电流允许值较额定值降低1.5%.
1.4.2发电机电压变化时的允许运行方式
1.4.2.1发电机电压正常允许在额定电压的±5%以内变化,最高最低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
1.4.2.2电压和频率变化范围:功率因数为额定时,发电机电压正常允许在额定电压的±5%以内变化、频率变化±2%范围内能连续输出额定功率。电压变化±5%、发电机频率变化-5%~+3%范围内能输出90%额定功率。
1.4.2.3发电机的最高允许电压,不得大于额定值的110%,且转子电流不得大于额定值。发电机最低运行电压不得低于额定值的90%。定子电压低于额定值时,定子电流允许值,不得大于额定值的105%。
1.4.2.4功率因数变化时的允许运行方式
发电机功率因数一般不应超过迟相的0.95,功率因数大于额定值时,发电机的视在功率不应大于与进风温度相同的额定值。功率因数小于额定值时,发电机转子电流不能大于额定值,并且视在功率相应的减少。
1.5发电机的正常运行、监视及维护
1.5.1发电机电压升高的危害:
a.对定子线圈的绝缘产生威胁,特别是绝缘存在缺欠的发电机。
b.由于铁损的增加,使定子温度升高。
c.由于齿谐波的影响,使转子表面发热,温度升高。
1.5.2发电机电压降低的危害:
a.带同样有功负荷情况下,极限功率值下降,影响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b.若维持出力不变,必须增加励磁电流及静子电流,使发电机温度升高。
c.用户及厂用电动机的转矩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由于电压低,使机械效率下降,全厂出力下降,减少发电量。
d.发电机电流增加,温度升高。
1.5.3 周波变化对发电机的影响:
周波升高,发电机转数升高,转子的离心力增加,容易使某些部件损坏。周波升高,也浪费能源。
周波降低转数下降,发电机冷却条件变坏,温度上升。低周波时,必须增加转子电流才能维持原来的电压值,这样,转子温度也升高。由于磁通增加,铁芯易饱和,容易使寿命降低,特别是由于厂用电动机转速下降,出力下降,引起周波进一步降低,产生恶性循环。周波低还影响用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5.4发电机进相运行能力: 功率因数0.95迟相时额定有功长期运行。
1.5.5发电机失磁运行能力: 50%额定负荷运行30min 。
1.5.6发电机调峰能力:50%~100%
1.5.7发电机冷却器一个停止运行时负荷能力: 带100%额定负荷。
1.5.8发电机入口风温度在30~40℃之间能保证长期满载运行
1.5.9发电机按额定负荷连续运行时,任两相电流之差,不得超过额定值的10%,其中最大一相电流不允许超过额定电流。
1.5.10发电机三相电流不对称将产生负序磁场使转子表面发热和机组产生振动。
1.5.11本发电机允许负序电流运行的能力:I2/IN = 8﹪
运行时间:(I2/IN)²×T =10 式中:I2为负序电流; IN为额定电流;T为时间(秒)。
1.5.11.1处理:发电机的电流出现严重不平衡时,应根据其它机组的仪表变化判断,若是二次回路故障,应尽可能不改变发电机运行方式处理。若是一次回路出现非全相运行所致应改变运行方式,恢复常态。
1.5.12运行中发电机转子线圈的温度按以下公式估算:
t=K× — 235(℃)
t:发电机转子温度 K:发电机转子温度系数取2399; U:发电机转子电压v;
I:发电机转子电流I ΔU:电刷压降取3 ~ 5 一般取4;
1.5.13 发电机运行中应做好下列监视工作:
1.5.13.1 按运行日志内容要求,每小时对发电机指示仪表,发电量,及各部温度记录一次。
1.5.13.2 严格监视各种仪表,不得超过规定,发生异常应采取措施,进行必要的调整操作。
1.5.14 运行人员每班在规定的时间对发电机各部进行检查
其项目有:
1.5.14.1 发电机及附属设备各部温度温升不超过规定值 ;
1.5.14.2加强对发电机冷却器出风温度及发电机热风温度、冷却器进水温度、压力和流量以及出水温度及励磁风机系统的检查。
1.5.14.3发电机声音正常,振动、串动不应超过规定值;
1.5.14.4通过发电机窥视孔检查机内有无异常;
1.5.14.5 碳刷无过热、跳动、卡涩、冒火现象;
1.5.14.6 各连接部分无松动、过热现象;
1.5.14.7 各整流柜输出基本平衡且不大于规定值;
1.5.14.8 励磁调节柜内无过热、变色、脱焊等现象;
1.5.14.9冷却器出风温度及发电机热风温度;
1.5.14.10轴瓦温度、轴承进油压力、进油温度和回油温度
1.5.14.11冷却器进水温度、压力和流量以及出水温度及轴承振动
1.5.15 发电机经受事故冲击后,应检查碳刷、滑环的工作情况。
1.6发电机的启停机操作
1.6.1发电机启动前的检查:
1.6.1.1确认发电机机械连接良好。
1.6.1.2所有的测温组件都校验及装接好。
1.6.1.3轴承沿路,冷却水管路系统通畅,液源充足。
1.6.1.4所有接线正确、可靠。
1.6.1.5检查发电机定、转子绕组,各电阻检温组件轴承的对地绝缘电阻,均应达到要求。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用2500V兆欧表测量,其阻值不应低于按公式所求得的数值,吸收比大于1.6。励磁绕组的测定用500~1000V兆欧表其阻值不应低于1兆欧。测量测温组件的绝缘电阻,其值在冷态(20℃)时用250兆欧表测量不得低于1MΩ。当转子绝缘电阻小于1兆欧而大于2000欧时,请示领导批准可投入运行。
1.6.1.6发电机进行定子绕组交流、直流耐压试验和绝缘电阻测量前,所有测温组件应可靠接地,以免被击穿。
1.6.1.7发电机的轴承油管用1000V摇表测量其绝缘值不低于1兆欧。
1.6.1.8硅整流及可控硅装置不允许用摇表测量相间绝缘。
1.6.2发电机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6.2.1发电机变压器组及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及附属设备的检修一、二种工作票全部收回,安全措施全部拆除,设备现场清洁,无遗留物,常设遮拦全部恢复,并有详细的检修书面交待。
1.6.2.2测定机组各部绝缘合格并记录。
1.6.2.3对机组进行下列检查:
1.6.2.3.1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清洁无损接线正确、牢固。
1.6.2.3.2大轴接地碳刷接触良好。
1.6.2.3.3滑环上碳刷应符合下列要求:
(a)滑环上碳刷型号应一致,压力一般在0.0196—0.049Mpa。
(b)刷握与滑环表面的距离应在2—4mm左右。
(c)碳刷在刷握中能够自由活动,应有0.1—0.2mm间隙。
(d)碳刷的连接应牢固,无接地、短路现象。
(e)碳刷不得过短,碳刷进入刷握5mm应更换新的碳刷。
1.6.2.3.4继电保护定值合乎要求,铅封完好,压板置于运行状态。
1.6.2.3.5轴承绝缘垫四周清洁,无金属物短路情况。
1.6.2.3.6检查冷却系统正常。
1.6.2.3.7发电机开关、刀闸、PT、CT测量及调整装置按其规定进行详细检查。
1.6.2.4灭火装置完备,CO2瓶至少四瓶。
1.6.2.5对有关一、二次设备及励磁回路进行检查,全部完好,符合启动要求、若设备有变更则需有设备图纸或变更资料。
1.6.3启动前的实验
1.6.3.1投入发变组,高厂变控制,保护及信号直流,各光字牌信号应正确。
1.6.3.2检查刀闸在断开位置,做发电机开关、高厂变开关、灭磁开关的拉、合闸试验良好。
1.6.3.3厂用电BZT试验良好。
1.6.3.4做发变组保护动作跳闸试验良好。
1.6.3.5灭磁开关联跳发电机开关良好。
1.6.3.6保护动作,汽机抽汽逆止门,主汽门试验良好。
1.6.3.7配合继电保护班做同期回路试验。
1.6.3.8主变、高厂变冷却器的启动及电源切换试验。
1.6.3.9各试验良好后,断开直流保险。
1.6.4发电机顺控升压,自动准同期并列:
1.6.4.1检查# 发电机具备启动条件。
1.6.4.2检查# 发变组保护投入正确。
1.6.4.3检查# 主变冷却装置运行正常。
1.6.4.4汽机定速后,且有值长允许并列令。
1.6.4.5 按下# 机顺控并列启动按钮。
1.6.4.6 检查# 机励磁方式,切自动顺控指示正确。
1.6.4.7 检查# 机灭磁开关投入顺控指示正确。
1.6.4.8 检查# 机定子电压平稳升压至 %顺控指示正确。
1.6.4.9 检查# 机定子电压平稳升压13.8KV顺控指示正确。
1.6.4.10 检查# 机空载参数顺控指示正确。
1.6.4.11 检查# 机投入同期装置顺控指示正确。
1.6.4.12 检查# 机启动同期装置并网顺控指示正确。
1.6.4.13 检查# 发变组 开关已合闸。
1.6.4.14 检查# 机同期装置退出顺控指示正确。
1.6.4.15 检查# 机灭磁联跳 开关压板。
1.6.5发电机启动过程中的检查
1.6.5.1发电机开始转动后,即认为发电机,变压器及其附属设备均已带电,不得进入间隔或接近其设备,不得在转子回路上工作,不准随意接触一次设备。
1.6.5.2当发电机转速达到1500转/分时,应对发电机本体、滑环及碳刷进行检查,如发现碳刷有振动、跳动、卡涩或接触不良现象,应设法处理,刷握与滑环无直接摩擦。
1.6.5.3发电机无异音,轴承振动在允许范围内
1.6.5.4冷却系统运行正常。
1.6.6电刷的日常维护与检修
1.6.6.1在发电机启动之前,或更换电刷之后,检查电刷与集电环接触表面,两者接触面应超过电刷总面积的80%以上,刷握装入与退出应灵活,刷握在运行时应与刷座固定可靠。
1.6.6.2运行过程中,应检查集电环表面有无变色、过热现象;检查碳刷、刷握及集电环清洁程度,若有积垢须用刷子清扫或用吹风机吹净,确保碳刷在刷握里活动自如。每次发电机停机时,应彻底清理电刷和集电环并检查集电环表面的磨损情况。
1.6.6.3定期调换集电环极性(因正、负极磨损率不同)。
1.6.6.4运行中更换碳刷时注意:
1.6.6.4.1操作人必须对地绝缘;且只能有一人操作,不许两人同时进行操作。
1.6.6.4.2操作人绝对避免同时触及两极导电部件;
1.6.6.4.3不得在同一环上混用不同牌号的碳刷。
1.6.7发电机同期并列必须满足的条件:
1.6.7.1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相同;
1.6.7.2发电机电压周波与系统电压周波相同;
1.6.7.3发电机相位与系统相位相同;
1.6.7.4发电机相序与系统相序一致。
1.6.8发电机升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6.8.1在汽机定速后,方能进行发电机升压操作。
1.6.8.2升压过程中,应注意监视发电机定子电压表不超过规定值,特别监视转子电流表不超过规定值677A。
1.6.8.3发电机启动升压,并列必须有值长的命令。
1.6.8.4检查冷却装置运行正常。
1.6.8.5检查发电机定子三相电流为零,否则应立即拉开励磁开关。
1.6.8.6测量转子回路有无接地现象。
1.6.8.7发电机并列应采取自动准同期方式,只有在自动准同期装置不能使用时,才可采用手动准同期方式并列操作。
1.6.8.8发电机同期表投入时间不得大于15分钟。
1.6.9 # 发电机顺控解列
1.6.9.1合上# 主变中性点 接地刀。
1.6.9.2检查# 主变中性点 接地刀闸确已合好。
1.6.9.3 启动# 机顺控解列启动按钮。
1.6.9.4 检查厂用电确已倒换至备用电源供电。
1.6.9.5 检查# 机有、无功负荷顺控指示正确。
1.6.9.6检查# 发变组 开关分闸顺控指示正确。
1.6.9.7检查# 机定子电压降至 %顺控指示正确。
1.6.9.8 检查# 机励磁解除顺控指示正确。
1.6.9.9拉开# 主变中性点 接地刀闸。
1.6.9.10检查# 主变中性点 接地刀闸确已拉开。
1.6.10 # 发电机手控解列
1.6.10.1检查厂用电确已倒换至备用电源供电。
1.6.10.2 合上# 主变中性点 接地刀。
1.6.10.3检查# 主变中性点 接地刀闸确已合好。
1.6.10.4检查# 机有、无功负荷确已减至零。
1.6.10.5拉开# 发变组 开关。
1.6.10.6检查# 发变组 开关确已拉开。
1.7励磁系统
1.7.1发电机励磁系统组成及型号:
1.7.1.1发电机的励磁方式:采用自并励微机型静态励磁方式。静态励磁系统由励磁变压器、可控硅整流装置、微机励磁调节器、灭磁装置、起励装置、过电压保护装置等组成。型号:GES—3320。
1.7.1.2系统结构:励磁电源部件——励磁变压器-TE
控制部件——自动励磁调节器+AVR
功率部件——可控硅整流桥+SCR
磁场起励和灭磁部件——磁场开关柜+FBC
磁场过电压保护部件——转子过电压保护+PRO
1.7.1.3系统主回路:励磁系统通过控制磁场电流来调整发电机端电压和无功功率;磁场电流是由可控硅整流桥提供的;自动励磁调节器控制可控硅桥的输出。
1.7.1.4励磁变压器:在GES-3320励磁系统中,励磁变压器是励磁功率的来源,并使励磁设备与发电机端电气隔离。其高压侧接在同步发电机的机端,低压侧接在大功率可控硅整流桥的交流输入侧。
1.7.1.5可控硅整流桥:可控硅整流桥+SCR将励磁变压器提供的交流电源整流为直流电,输出到发电机磁场回路。两组整流桥并联工作,共同分担负载,在某一路可控硅故障的情况下,整流装置仍可为发电机提供稳定的励磁电流,并能满足发电机强励工况的励磁要求。
1.7.1.6调节器工作方式:调节器的双通道采取主、从并联运行模式。当双通道都没有故障情况,可正常工作,两台控制计算机上电时,先完成系统初始化的计算机为主机,取得整个励磁系统的控制权;另一台计算机作为主机的热备用,一旦其侦测到主通道有故障,即取而代之。
主、从机切换也可通过人机界面工作站进行操作。
1.7.1.7电源系统
1.7.1.7.1直流控制电源:供励磁装置逻辑控制回路使用,从调节柜引入。
1.7.1.7.2调节器电源:调节器的计算机部分使用直流和交流两路外部电源。
1.7.1.7.3风机电源:采用两路交流电源。
1.7.1.7.4照明电源:取自交流厂用电。
1.7.1.7.5磁场开关合闸电源:取自厂用直流动力电源。
1.7.1.7.6起励电源:采用交流380V/10A交流电源。
1.7.1.8控制命令
1.7.1.9系统投入
有数种励磁系统投入程序供用户选择。
自动开机——即“开机”命令,全自动投入励磁系统。调节器依次执行合磁场开关、启动整流柜冷却风扇、投入起励回路,励磁系统跟踪网压起励。
手动起励——亦即“起励”或“励磁投入”命令;磁场断路器合闸后,若此命令有效,调节器投入起励回路,系统起励到给定位置。
1.7.1.10系统切除
“自动停机”和“励磁切除(逆变)”命令使调节器执行整流桥逆变灭磁程序。
在正常灭磁时,应使用逆变灭磁,不跳灭磁开关。在事故时,应跳灭磁开关,使磁场能量经灭磁电阻释放。
1.7.1.11磁场断路器操作
包括“灭磁开关合闸”和“灭磁开关分闸”。
1.7.1.12调节模式
可设置四种调节模式:恒机端电压(自动)、恒励磁电流(手动)、恒无功功率、恒功率因数。
励磁调节器有恒电压、恒电流、恒无功功率、恒功率因数等四种运行方式可供选择。缺省方式为:恒机端电压运行方式。恒电压、恒无功功率和恒功率因数属于自动运行状态,恒励磁电流属于手动运行状态。
在原理上四种运行方式可在运行中进行切换:切换时,不会产生机端电压或无功波动。但以下情况例外:恒电压运行时发生了故障,将自动切换到恒电流方式。在故障消除前,不允许再切回恒电压及另外两种方式运行.
发电机运行在空载状态下,不允许励磁调节器切换至恒无功及恒功率因子方式运行,仅当发电机断路器GB闭合后,这两种方式的切换才是有效的。
注:恒励磁电流(手动)方式仅对励磁调节器电流进行调节,不包含所有限制功能。故此,在恒电流方式(手动)运行时,操作人员应密切监视发电机励磁。
1.7.1.13增励/减励指令
“增磁“减磁”命令增加或减少系统调节目标的给定值。
在恒电压方式下,增/减磁命令是人为改变发电机电压给定。在空载时,此操作改变发电机电压;负载时则改变无功功率。当限制功能动作时,相应的限制将使增/减磁命令无效。
在恒无功及恒功率因数方式下,增/减磁命令是人为地改变发电机输出的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使其恒定在给定值运行。
在恒电流方式下,增/减磁命令改变磁场电流给定。在空载时,此操作改变发电机端电压;在负载时,此操作改变无功功率。在恒电流方式下,操作要谨慎,不要超过发电机和励磁的限制,因为恒电流方式时,限制器不动作。
当给定值达到最大(最小)值时,增磁(减磁)操作无效。
1.7.1.14保护功能的限制
为了使励磁系统运行可靠,系统内含几种限制功能,限制器的目的是使发电机运行在允许范围内,以免继电保护动作。本装置提供以下保护限制功能:
1)起励失败
起励命令下达后,8秒内发电机没有成功建压,调节器即判断起励失败,发出相应报警信号、切除起励电源。
2)逆变失败
停机或励磁切除命令下达后,10秒内发电机机端电压没有成功下降到15%额定值以下,调节器即判断逆变失败,随之自动跳磁场开关,通过磁场开关和灭磁电阻吸收磁场能量来灭磁。
3)过压保护
磁场回路跨接转子过电压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的核心器件为ZnO非线性电阻,一旦转子回路出现超过设定值的浪涌电压,保护装置启动。过压保护动作值整定为额定励磁电压的4~5倍。
5)转子过流限制
对发电机磁场回路电流限制保护。当1.1<1f<2.0时,启动反时限励磁电流保护;1f=2.0时,顶值励磁电流限制动作,允许延时10秒(可设置)。
a.判断是否过励及量值大小;
b.若过励则根据过励量值的大小确定采用顶值励磁限制还反时限限制;
c.过励时间到达设定时间则置过励限制标志,并使发电机励磁电流限制在额定值。
6)低励限制
限制曲线由(P1,Q1)、(P2,Q2)、(P3,Q3)、(P4,Q4)、(P5,Q5)五个运行点决定,这五个点的坐标在人机界面工作站设置。
a.根据反馈信号计算判断是否出现低励;
b.若低励发生,则置低励限制标志,并且自动增磁。
7)伏/赫限制
a.实时计算V/HZ的比值;
b.若比值大于某个设定值则启动伏/赫限制控制程序,使机端电压下降,V/HZ比值达到设定值,并同时置伏/赫限制动作标志。
8)功率柜输出功率限制
a)判断有无功率柜退出及其数量;
b)若有退出,则置功率柜推出及其数量标志,并根据退出数量的多少,调用功率柜退出限制程序,进行励磁限制。
9)定子电流限制
当发电机定子电流达到设定的限制值后,若发电机迟相运行,则自动减磁;若发电机进相运行,则自动增磁。
10)PT断线保护
当U1<0.85*U2,调节器认为机端PT断线,自动切换到备用通道自动运行,如果备用通道也发生PT断线,则切到恒电流方式运行。
其中 U1——AVR测量的机端PT二次电压;
U2——AVR测量的比较信号电压值,通常来自同步电压。
11)失脉冲检测
当主通道的工控机内脉冲形成板丢脉冲时,自动切换到另一工控机工作,同时发出报警信号。
当整流柜脉冲放大板丢脉冲时,调节器发出相应报警信号,同时闭锁该柜的脉冲输出,令其退出运行。
1.7.2设备操作
1.7.2.1开机上电:合上以下设备电源开关
1)调节柜•风机主电源;
•风机备用电源;
•直流控制电源;
•交流控制电源;
•开关电源输出直流24V回路;
•同步信号回路。
2) 功率整流柜
•整流桥交、直流侧刀闸;
•直流24V电源;
•冷却风机电源。
3) 灭磁和保护柜
•直流24V电源
•灭磁开关合闸动力电源;
•起励电源。
1.7.2.2准备起励
起励前通常应满足下列条件:
•没有同时在维修设备;
•控制装置准备好;
•发电机设备准备好;
•发电机达到额定转速;
•装置无报警或故障;
•励磁处于切除位置;
•励磁处于远方(控制室)操作位置;
•励磁调节器处于恒电压或恒电流调节方式;
•励磁调节器各给定值在空载额定(或低于空载额定);
(•发电机运行状态设置为“准同期”)
(•系统电压信号可靠接入)。
1.7.2.3励磁投入
磁场断路器合闸;
1.7.2.3.1励磁投入,发电机将在5-8秒内建压不低于额定值的15%;
1.7.2.3.2通过增磁/减磁操作,调整发电机电压,系统准备同期;
系统和发电机同期后,合发电机断路器;
通过增磁/减磁命令,调整无功到期望值。
1.7.2.4励磁切除
1.7.2.4.1减无功、减有功、跳发电机主油断路器;
1.7.2.4.2励磁切除,机端电压降为零;
1.7.2.4.3磁场断路器切除(如需要)。
1.7.2.5监视和控制
系统故障是自动检测,自动报警,勿需人为巡检。系统配有冗余系统(包括:励磁调节、逻辑运算、功率整流等系统的冗余),故障不一定导致跳闸。
当过励/欠励发生时,将分别通过减磁和增磁,使系统回到调节范围。
1.7.2.6操作者巡检
1) 在中控室
•无限制器动作
•主、备用调节信道无故障
•无整流柜故障、退出
•励磁电流、机端电压及无功稳定
•当前励磁运行方式
2) 在机旁
•无报警信号
•功率柜通风正常
•无意外躁声和异味
•周围环境温度、湿度、振动等无恶化。
1.7.2.7灭磁装置
励磁系统装设自动灭磁装置及开关,灭磁开关采用交流快速灭弧的断路器;机组正常停机时励磁调节器自动进行逆变灭磁,机组事故停机时跳灭磁开关灭磁,灭磁电阻采用非线性电阻;转子回路过电压保护采用碳化硅非线性电阻。
热门产品:高效电机 高压电机 低压电机 变频电机 防爆电机 同步电机 直流电机 电机配件 电机维修 水泵配件 电机节能改造
快速链接:湘电集团有限公司 湘电股份有限公司 湘电风能有限公司 湘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湘电长沙水泵厂 湘潭电机厂